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

山達基與宗教的功能定義

一個宗教的功能定義,出自艾彌爾.涂爾幹(Emile Durkheim)的著作,它把重點擺在宗教儀式所激發的團結感,它會產生向心力,和社群團結。一方面,同樣的社會裡存在許多宗教,這會令人懷疑宗教在整個社區裡的凝聚性功能,另一方面,其他非宗教符號和儀式,它們也許會屬於國家、州,或者種族團體,可以達到同樣的功能:創造團結聯繫,以及社區情感。因此,這些功能定義已經遭到人們質疑。



事實上,當今社會科學家中有部分人,定義宗教的方式是藉由它對個人生活的影響,而非社交生活。這些著作人將宗教定義為「由各種形式和代表性行為所組成,這些東西將這個人與他的最終存在狀況連結在一起」(培拉,1964年:頁358)(Bellah 1964:358)或「信仰及實踐的系統,一群人以它來面對基本的生活問題。」(英格爾,1970年:頁7)(Yinger 1970:7)這些基本的問題包括:不公義的感受、痛苦的經驗、覺察到生活中缺乏的意義和目的。對這些人類問題,宗教提出兩種解答。一方面,他們會解釋這些問題,來賦予意義,另一方面,他們會提出很多方法和行動計畫,來克服這些問題。

從現存的功能性的角度來看,宗教是由各種信仰組成,對於基本問題,像是不公義、痛苦和對生活的意義的追尋,這些信仰會賦予意義。宗教也由各種應用來組成,人們試圖克服上述那些問題,所以要藉由這些應用來面對它們。若想知道山達基是否符合這個定義,就要研究它是否提出各種實踐行為,來克服這些基本的生活問題,並提出一套信仰,有助於解釋它們。

在這方面,我們可以觀察到,首先,山達基的主要應用,也就是聽析,已經被證實能有效克服痛苦。確實,透過積極且自發的參與聽析,一個人面對問題,解決問題,並且每次都能到達更高層次的意識,和精神狀態,這些能力都會更強。山達基的服務,致力於將一個人提升到一個程度,使得他能夠把這些生命的要素,導入秩序並解決他的問題。根據山達基,生活中的緊張感,會令這個人把他的注意力固定在物質的層次,這樣會讓他越來越覺察不到他的精神層面,他對環境的覺察力也會降低。覺察力降低會產生很多問題,像是人際關係的困難、痛苦、疾病和不快樂。山達基的目標是要反轉覺察力的減退,使人覺醒。因此,它提供了生活基本問題的解決之道,透過程序,讓這個人提升覺察力、自由,恢復他的行為準則、力量與基本能力。人們的覺察力和警覺力都提升了,因此理解能力更強,有更好的能力去處理他們的生活。透過山達基的聽析和訓練,人們會瞭解生命的價值,並瞭解到他們能夠擁有令人滿意的生活,與他人和諧共處。

山達基認為透過應用技術與訓練,會讓自己擺脫痛苦,如非理性的恐懼和身心性疾病,變得更平靜、更平衡、更有活力、溝通能力更好,修復且加強與他人的關係,達成個人目標,摒棄他們的懷疑和拘束感,得到確定感與自信,感覺愉悅,完全瞭解如何達到快樂。總而言之,山達基向世人證明它本身就是種方法,能夠克服痛苦與不平等的個人能力。

另一個要素也包含在宗教現存的功能性定義中,那就是:針對生活的基本問題,賦予其意義或解釋。大部分的宗教,透過解釋人類痛苦的原因,都間接的減輕了痛苦所產生的緊繃感。對信徒而言,因為得到了背後的意義,所以比較不會覺得生活的問題是如此毫無意義、不公平和無法解釋。教義對於痛苦所提出的解釋,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基礎,以這個基礎做為理由就可以實踐宗教信仰,以克服這痛苦:生命問題的起因,被視為發展行動計畫的基礎,這些計畫能夠克服問題。

以這角度看來,我們可以觀察到:山達基也藉由提供合理的解釋,來針對人類痛苦,提出解答。山達基的教義,在描述痛苦的原因時,特別解釋得很清楚。根據下述這個教義,人基本上是善良且快樂的,而痛苦的種種原因可以從「反應式心靈」中發現,這個心靈和分析式心靈是完全不同的,它是由「印痕」組成。在《戴尼提:原始理論》(Dianetics: The Original Thesis),創始人L. 羅恩 賀伯特的陳述:

「人類並不是反應式的動物,人有自我決定的能力、有意志力,也通常具有高度的分析能力。只有當他是自己的基本人格時他才理性;此時的他才快樂、才完整。

個人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完全的自我決定。……

反應式心靈就是人在非分析式時刻所得到的各種經驗的集合體。這些非分析式的時刻包含了疼痛,以及對此人生存實際或假想的敵意。……

當創傷或疾病使分析式心靈失去主控權,造成一般所謂的『無意識』;當生物體感受到肉體疼痛,以及對自身生存的敵意,此人就接收到印痕了。……

刪除反應式心靈過去疼痛的內容,就能使分析式心靈對生物體持有完全的掌控權。

個人或團體一旦握有這項能力,就能自我決定。而只要人還保有反應式心靈,非理性就會持續存在。」(賀伯特,頁34、39、40、72)

因此,在山達基,人基本上是善良的,快樂且完整,他不快樂的根源都在印痕中。因此,應用聽析,被提供出來做為唯一合適的方法,能夠移除印痕,讓他能夠成為一個「清新者」,也就是讓他回復到「基本個體」的狀態。這兩個術語,意思是:「沒有偏差錯亂的自我,完整地整合在一起,並處於最高的理性狀態。清新者是一個經過治療而成為基本個體的人。……基本個體對所有動力都一律有反應,且其本質是善良的。……基本個體擁有數不清的美德,他絕不會蓄意行惡,也完全沒有毀滅性的複演(dramatization)。他樂於合作、具建設性、有目的。簡而言之,他非常接近人類所認定的完人典型。這是聽析員必備的知識,因為如果某人偏離上述對基本個體的描述,就意味著他有偏差錯亂。這種偏離並不自然,而是被迫的;它並非出自個人的自我決定。」(賀伯特,頁33–34)

全文:http://www.scientologyreligion.org.tw/religious-expertises/scientology-and-contemporary-defenitions-of-religion/scientology-and-the-functional-definitions-of-religion.html

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

山達基與宗教的比較定義

有些作家已經來到了宗教的其中一個定義,也就是以其他定義系統(被理解成思想體系或理論傳統,賦予真實的事物意義,賦予生命經驗)來辨別不同點。因此,舉例來說,「人道主義角度」試著尊重人類生命,而有些宗教聲稱他們已發現或已建立能夠找到生命真義的道路,史塔克和古洛克(Stark and Gluck,1965年)則是能夠區分兩者。



假定個體或社會團體想要給它一個意義,假設同樣的個體或社會團體想將一個事先就存在的意義,賦予給它,而且有可能會同意已陳述的意義,系統之間的差異在於,在人道主義角度中,會刻意賦予生命一個意義,而這個意義是種共識,且屬於自由意志。在這個主題上,雷金諾.畢比(Reginald Bibby)說:

「宗教的觀點暗示了一種可能性:我們的存在有一個更高的意義,比人類所設想的意義還高。相較之下,人道主義的觀點擱置了生存的意義的探討,轉而建立一個新的意識形態來賦予生存的意義。」(畢比1983年,頁103)

從這個觀點來看,想要知道山達基是否構成一個宗教,那麼就要研究它是否為人類的生命念力設定一個意義,這個意義是事先就存在的,而且被認定是真實的,永恒的。相對於這一點,我們就可以註記:根據山達基,人類是一個靈魂個體。可以確定的是,並非人類擁有一個靈魂,而是他就是靈魂。這個靈魂被稱為「希坦」,取自希臘字母希塔。人被認定為精神個體。藝術能力、堅毅精神,以及他個人的特質,都是這個人的天性所表現出來的。希坦就是指他。

根據山達基,人類是由身體、組成元素或化合物和心靈所構成的;心靈包含了圖片、想法的紀錄、結論、決定、觀察與感知;以及希坦(靈魂)。
全文:http://www.scientologyreligion.org.tw/religious-expertises/scientology-and-contemporary-defenitions-of-religion/scientology-and-the-comparative-definitions-of-religion.html 

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

山達基及社會科學對宗教之當代定義

自本世紀中期開始,西方社會已發現,人們重燃起對宗教的興趣,而且宗教呈現出各式各樣的風貌,這樣的興趣起因於:



新宗教的崛起,特別是在美國(例如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〔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Krishna Consciousness〕、山達基教會、神燈教會〔the Mission of Divine Light〕);

舊宗教擴展到新的地區(例如美國與歐洲的某些東方宗教;五旬節派〔Pentecostalism〕、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〔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-day Saints〕,和南美暨歐洲的美國耶和華見證人〔Jehovah’s Witnesses〕;從古巴傳到美國與中美國家的桑特利亞教〔Santeria〕,和從巴西傳到烏拉圭、巴拉圭、阿根廷、智利、美國南部和歐洲的烏巴達教〔Umbanda〕);

既有宗教的「復興」(例如天主教和福音主義充滿感染力的改革,相信降靈的天主教團體崛起等等);以及多元且非集權化的靈魂副文化(由新時代的文化組成)崛起。

對宗教多元性的興趣,重燃社會科學對其討論,因此形成對於宗教現象更精確的定義。不同的社會學家團體,也已經挑選不同類型的定義,通常能反應出他們當下的理論興趣所在。

這些不同類型的定義包括:

宗教的實質定義(Substantive definition):試圖「依其內涵」或者依其實質重要性來定義其特性;

宗教的比較定義(Comparative definition):以其他定義系統,區分其不同處;

宗教的功能定義(Functional definition):以它對社會和個人生活的各個領域,所產生的影響,來定義其特性;

宗教的分析定義(Analytical definition):以宗教現象所包含的各個不同層面,來定義其特性;以及

宗教的主觀定義(Emic definition):定義宗教現象,其社群或協會成員對其定義。

以社會科學的觀點來看,若想要確立其信仰和執行是否能構成一門宗教,那麼你需要在討論這些教規時,謹記各式各樣的宗教定義。

現今社會科學以各種多元定義,來表達其特性,在接下來的頁數,我們將依據這些特性,來確認山達基是否構成一門宗教。

山達基與宗教的實質定義

實踐宗教後有了各種宗教經驗,這些經驗會形成各種內部特性,宗教的實質定義就試圖根據這些特性來定義此宗教。



以這個方式而認定的宗教,是根據那些被認為超凡的、卓越,完全不同於日常生活的經驗。那些擁有這類經驗的人,無法透過日常生活的價值觀和理論,來解釋這些經驗。然而,不可否認他們的這些經驗,這些經驗比現實世界的經驗還要真實。彼得.柏格(Peter Berger)說:

「在宗教經驗為背景之下,日常生活失去了戲劇地位,取而代之的是至高無上的狀態。相反的,呈現出另一種真實性,那就是徹底不同的本性,或是牢不可破的重要事情。對於真實性的認知已經改變了,日常生活中的世俗活動,被徹底降低重要性,甚至在傳道書中被認作瑣事,被降為無益之事。」(柏格1974年,頁130–131)

從這個觀點來看,宗教被定義為超凡的聖界,「另個世界」。換句話說,宗教是個活動和人類思想的領域,讓一個人經歷到那些無法用生活中的理論和理解方式去解釋的、難解的、不可思議的、神祕且崇高的事物。宗教組織致力於將宗教經驗建立秩序、定義與解釋。

個體經歷過超乎平常的體驗,這些體驗讓他接觸到另一種秩序,其神祕且令人驚訝。若想要知道山達基是否符合現存對宗教的定義,那麼就調查它是否能以這些超凡體驗為中心,然後將它規則化並且清楚解釋。根據我的瞭解,答案是肯定的。

除了解決問題和達成日常的目標,對於一個親自應用以瞭解技術的人,山達基這條道路也承諾逐步的提升到一個長久幸福和新意識的狀態,這些在以前都被認為不可能。這種意識的頂點,讓人體驗到完全自由,在那當中一個人有能力控制物質宇宙,物質、能量、時間和空間,並成為無所不知。此後便可證明,一個人能覺察到生死,覺察到宇宙。山達基教會表示:

「人包含三個部分:身體,不過是一台機器;心靈,分為分析式與反應式,它們進行計算,其所包含的不外乎是一堆圖片;以及希坦(thetan),生命的本身,賦予身體活力及使用心靈的精神體。……所以重點在於,希坦比身體與心靈來得重要。……那麼他的極限在哪裡? 究竟他能提升到多高的程度呢?

在追尋這些問題的解答時,山達基這個主題因此產生了,也因而開啟了徹底實現精神體潛能的這扇門。

那樣的狀態被稱為運作中的希坦(Operating Thetan),其不外乎以下對一個精神個體原始狀態的描述:儘管在空間或時間中,他沒有質量、運動、波長或位置,希坦依然能夠完成任何事。因此運作中的希坦,或稱為OT,可被定義為:一個個體,他『知道且有意願主導生命、思想、物質、能量、空間及時間』。

理所當然的,山達基會被形容為『將人類對靈魂自由的最根本希望實現』──藉由剝除長年累積的阻礙,回到我們的原始狀態,並擁有我們天賦的能力。」(《山達基手冊》,頁lxxxv。)(The Scientology Handbook, page lxxxv.)

從教會的出版品中可以看到如下的描述,藉由達到運作中的希坦這個終極等級來獲得成果:

「這些真理對你身為OT的生存來說是很重要的,讓你有能力達成完全的靈性自由。你對時間、未來和過去的概念突然改變,然後你會體驗到無與倫比、全新層次的穩定性與知,這些將伴隨著你,今生與來世。」(《源頭》雜誌第99期:頁21)(Source Magazine 99:21)

清新者狀態就是這個自由的體驗與上帝的差別,也是人類的共同體驗。此外,山達基教義認定:能夠遵循它鋪設出來的路的人,可以達到「離體的經驗」,此時希坦(靈魂)會離開身體,獨立於肉體之外。離體時此人能夠在沒有眼睛的狀況下看,沒有耳朵也能聽,沒有雙手也能接觸,確定他是他自己(希坦),而不是他的身體。根據山達基,希坦能夠離體這件事,顯示出靈魂是不朽的,而且能夠得到那些日常生活中的邏輯所不可預期的能力:

「希坦能夠離開身體,並且獨立於肉體之外存在。離體後,人能夠在沒有眼睛的狀況下看,沒有耳朵也能聽,沒有雙手也能接觸。之前人類對於這個能夠與心靈及身體分離的現象瞭解得非常少。因為山達基可以達成離體,一個人就能夠確定,他是他自己,而不是他的身體。」(《什麼是山達基?》1992年:頁147)(What Is Scientology? 1992:147)

山達基符合當今社會科學所使用的宗教實質定義。

全文:http://www.scientologyreligion.org.tw/religious-expertises/scientology-and-contemporary-defenitions-of-religion/scientology-and-the-substantive-definitions-of-religion.html